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/ 护理干货详情
早产儿的特点及早产儿护理的建议

发布时间: 2019-11-20     阅读量: 7908

早产宝宝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身体相对虚弱,而出生后初期这段时间又是打下发育基础的关键阶段,为了维持和改善早产儿的发育基础,为将来的成长铺路,医护人员应在充分了解早产儿特点的基础上做好护理工作。

早产儿的特点多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1、外表特征

体重大多在2500g以下,身长不到47cm。哭声轻,颈肌软弱,四肢肌张力低下,皮肤红嫩,胎毛多,耳壳软,乳晕不清,足底纹少。

2、呼吸

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,呼吸不规则,常发生呼吸暂停。肺发育不成熟,表面活性物质少,易发生肺透明膜病。有宫内窘迫史的,易发生吸入性肺炎。

3、吞咽与营养

吞咽反射弱,容易呛乳而发生乳汁吸入。胃贲门括约肌松弛、容量小,易溢乳。以母乳喂养为宜,但需及时增加蛋白质,注意乳汁的渗透压不可超过460mmol/L。早产儿肝不成熟,葡萄糖醛酸转换酶不足,生理性黄疽较重,持续时间长,易引起核黄疸。因肝功能不完善,肝内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合成少,易发生出血症。

4、神经系统

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胎龄关系密切,胎龄越小,反射越差。易发生缺氧,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。

脑室管膜下存在发达的胚胎生发层组织,因而易导致颅内出血。

5、体温

体温调节功能较差,棕色脂肪少,基础代谢低,产热少。且体表面积相对大,皮下脂肪少,易散热,汗腺发育不成熟和缺乏寒冷发抖反应。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。

6、血液系统

酸碱调节功能差,易发生水、电解质紊乱和低血糖。易发生高血糖、贫血和严重感染。

早产儿的护理措施经整理有以下几类:

1、使用专业早产儿室

应与足月儿分开,除满足足月儿室的条件外,还应配备婴儿培养箱、远红外保暖床、微量输液泵、吸引器和复苏囊等设备。工作人员相对固定,为加强早产儿的护理管理,最好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。

2、维持体温稳定

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,体温升降不定,多为体温低下。早产儿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4~26℃,晨间护理时提高到27~28℃,相对湿度55%~65%。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、成熟度及病情,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,加强体温监测,每日2~4次。一般体重小于2000g者,应尽早置婴儿培养箱保暖。体重大于2000g在箱外保暖者,还应给予戴绒布帽,以降低耗氧量和散热量;必要的操作如腹股沟采血等须解包时,应在远红外辐射床保暖下进行,没有条件者,则因地制宜,采取简易保暖方法,并尽量缩短操作时间。

3、合理喂养

早产儿各种消化酶不足,消化吸收能力差,但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多。因此早产儿最好母乳喂养,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为宜。喂乳量根据早产儿耐受力而定,以不发生胃储留及呕吐为原则。吸吮能力差者可用滴管、胃管喂养和补充静脉高营养液。每天详细记录出入量、准确磅体重,以便分析、调整补充营养。早产儿易缺乏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,出生后应补充维生素 K1,预防出血症。除此之外,还应补充维生素A、C.D、E和铁剂等物质。

4、预防感染

早产儿抵抗力比足月儿更低,消毒隔离要求更高。更应加强口腔、皮肤及脐部的护理,发现微小病灶都应及时处理。经常更换体位,以防发生肺炎。制定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,严禁非专室人员入内,严格控制参观和示教人数,超常人流量后应及时进行空气及有关用品消毒,确保空气及仪器物品洁净,防止交叉感染。

5、维持有效呼吸

早产儿易发生缺氧和呼吸暂停。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,吸入氧浓度及时间根据缺氧程度及用氧方法而定,若持续吸氧最好不超过 3天,或在血气监测下指导用氧,预防氧疗并发症。呼吸暂停者给予弹足底、托背、吸氧处理,条件允许放置水囊床垫,利用水振动减少呼吸暂停发生。

6、密切观察病情

由于早产儿各系统器官发育不成熟,其功能不完善,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娴熟的业务技能,加强巡视,密切观察病情变化。如发现以下情况,应及时报告医师,并协助查找原因,迅速处理:

① 体温不正常;

② 呼吸不规则或呻吟;

③ 面部或全身青紫(或苍白);

④ 烦躁不安或反应低下;

⑤ 惊厥;

⑥ 早期或重度黄疸;

⑦ 食欲差、呕吐、腹泻、腹胀、出生3天后仍有黑便;

⑧ 硬肿症;

⑨ 出血症状;

⑩ 24小时仍无大小便。

7、其他护理措施

加强对家属宣教,喂养、保暖及早产儿常规护理知识。营养要注意保护静脉。加强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,特别在使用蓝光治疗时更应定期检查尿布,及时清洗更换。

SafetoSleep安宝睡智能婴儿监护垫的诞生,开创了科技育婴新时代,为个人家庭提供便捷省心的监护方式

家用版智能婴儿监护垫能够实时监护婴儿呼吸情况,通过蓝牙将监护数据传送至手机APP;看护者打开APP即可查看宝宝实时情况,自动生成睡眠日志,直观了解宝宝的睡眠质量。宝宝一旦发生呼吸异常、离床坠床等紧急情况,手机将自动开启警报功能,有效避免家长因为疏忽、不及时、判断错误等情况带来的事故,缓解父母照看宝宝的压力,从而改善生活品质。